涪城关帝镇“草把龙”舞进校园,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,点亮传统文化之光
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的涪城关帝镇,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——草把龙舞。近日,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校园,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,让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。
草把龙舞,起源于清朝,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它以稻草为材料,通过手工编织成龙的形状,再配以精美的装饰,形成一条栩栩如生的“草把龙”。在春节期间,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舞龙活动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,涪城关帝镇的文化部门与当地学校携手,将草把龙舞引入校园。在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学生们开始学习草把龙的制作技艺和舞龙技巧。
在课堂上,老师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草把龙的历史渊源、制作过程以及舞龙时的注意事项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,纷纷动手尝试制作草把龙。他们用稻草编织出龙的形状,再配上彩色的纸片、绸带等装饰,一条条栩栩如生的“草把龙”逐渐成形。
当学生们掌握了草把龙的制作技艺后,他们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舞龙。在操场上,学生们手持草把龙,跟随鼓点,翩翩起舞。他们动作整齐,神态专注,仿佛已经融入到了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中。
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,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,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、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。涪城关帝镇的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,希望通过这项活动,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草把龙舞,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。
在舞龙活动中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草把龙的制作和舞龙技巧,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:“以前觉得舞龙只是大人做的事情,现在我们自己动手做,感觉特别有成就感。我们一定会把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。”
涪城关帝镇“草把龙”舞进校园,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,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,也为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相信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加入到传承草把龙舞的行列中,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- • 涪城老茶馆焕新推出“时光套餐”:盖碗茶配川北凉粉,穿越民国风情
- • 盐亭县蚕桑丝绸产业园荣登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榜单
- • 涪城区成功举办乡村迷你马拉松,推动体旅融合发展新篇章
- • 科技城创新举措,首批“人才共有产权房”房源正式开售
- • 江油市重华镇老君山道教文化论坛盛大开幕,20国学者齐聚探讨道教文化传承与发展
- • 《安州区扶贫题材摄影展:镜头下的脱贫攻坚历程》
- • 绵阳江油方水乡荣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北川羌族口弦琴传承人收徒仪式引关注: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
- • 游仙区“教育民声直通车”平台正式开通,48小时高效响应群众诉求
- • 绵阳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,职业康复教育中心助力特殊学生未来
- • 西南首座钍基熔盐堆在绵阳启动建设,引领未来能源布局新篇章
- • 绵阳筹建蜀道诗词长廊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• 绵阳与上海自贸区携手共建跨境投资服务平台,共促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江油市彰明中学考古社团探索历史,宋代窑址发现获省级表彰
- • 绵阳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“零突破”全覆盖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绵阳科创区试点“AI教师助手”,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
- •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学子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勇夺金牌,彰显我国数学教育实力
- • 安州区千佛峡漂流盛大开放,清凉刺激度夏受亲子家庭青睐
- • 绵阳招商引资再添新举措: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助力发展
- • 三台县全面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三年行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梓潼县宏仁镇小学农耕文化展览馆盛大开馆,200余件农具见证农耕文明传承
- • 绵阳试点“碳汇茶园”,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
- • 江油中学清北班再创辉煌,连续七年领跑全省县级中学录取人数
- • 游仙小枧镇发现清代端午龙舟竞渡图卷:穿越时空的端午记忆
- • 绵阳科技城医疗器械产业园全球招商启动,助力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腾飞
- • 绵阳成立农业应急救灾专家服务队,助力农业生产恢复
- • 北川县羌山生态猪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绿色美食走向全国
- • 北川羌族土火锅:原生态食材打造文旅新名片,征服游客味蕾
- • 《黑白之战》:平武白马藏族口头史诗的数字化传承之旅
- • 三台鲁班湖捕鱼节:渔家文化激活乡村旅游新活力
- • 新型储能产业基地盛大开工,规划年产能达20GWh,助力绿色能源发展
- • 平武县:野生菌保护性开发,助力生态经济双赢
- • 涪城区夜市辣度升级!米粉辣王挑战赛辣度指数突破百万级
- • 三台景福镇手工苕粉技艺申遗成功,百年地窖发酵工艺获国家保护
- • 安州焦鸭子惊艳亮相,文创礼盒真空包装技术突破风味保鲜新境界
- • 涪城区126文化创意园荣膺“四川十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”,点亮夜经济新地标
- • 江油市勇立潮头,发布全省首个县域教育绿皮书,引领教育生态评估新风尚
- • 绵阳首个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落户科创区博雅学校,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
- • 游仙区魏城镇绣山梯田春耕文化节盛大启幕,犁田插秧体验火热
- • 绵阳安州区“村BA”火爆出圈,体育赛事助力乡村经济腾飞
- • 绵阳梓潼县两弹城红色旅游区荣膺国家4A级景区称号
- • 北川羌族水磨漆器专题展在文化中心盛大开幕,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光彩
- • 安州塔水镇“打铁花”技艺:千年传承,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- • 人工智能产业盛宴启幕:产业园开工,30家人工智能企业集中签约
- • 绵阳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七年领跑四川省,教育实力再创新高
- • 科技城创新举措,首批“人才共有产权房”房源开售,助力人才安居乐业
- • 三台金石镇手工制陶技艺焕发新生,宋代窑址旁传承基地助力文化复兴
- • 绵阳农业龙头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三台郪江崖墓群:东汉名士隐居之谜终揭晓
- • 绵阳全面启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,助力健康成长
- • 农村公路“白改黑”工程助力绵阳90%行政村焕新颜
- • 科技扶贫显成效:绵阳引进智能农机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北川农村智慧医疗系统全面覆盖:乡镇卫生院焕发新活力
- • 绵阳民间惊现明代抗倭名将陈璘家族谱牒,揭秘家族辉煌历史
- • 绵阳首个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
- • 三台县乡村振兴教育联盟成立,携手27所偏远村小共谋发展新篇章
- • 安州区智慧农业示范区5G全覆盖,农产品溯源效率提升40%
- • 游仙区实验小学校园扩建工程圆满竣工,新增学位1200个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中国(绵阳)科技城招商引资云平台正式上线,助力创新发展
- • 游仙区首届冷沾沾文化节盛大开幕,百种蘸料刷新味觉体验
- • 三台金石镇手工制陶技艺焕新颜,宋代窑址旁传承基地崛起
- • 绵阳梓潼县“人才返乡计划”助力乡村振兴,培育新生力量
- • 江油窦圌山绝壁铁索飞人表演:非遗技艺震撼游客心灵
- • 绵阳荣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,创新驱动发展再添新引擎
- • 平武县龙安镇初中创新教育,AI学习系统助力个性化辅导全覆盖
- • 涪城区全力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北川羌笛演奏会惊艳央视舞台,传承千年羌族文化魅力
- • 盐亭县家校共育示范社区创建,五星级学习家庭评选活动正式启动
- • 涪城区科技特派员田间指导助力产业脱贫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江油扶贫车间联盟:共享订单,稳就业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北川禹里镇大禹祭祀仪式复原,沉浸式上古文化体验引热议
- • 绵阳农业龙头企业与盒马鲜生签订直供协议,共筑农产品供应链新篇章
- • 三台县智慧灌溉系统助力10万亩农田高效节水
- • 北川县扶贫刺绣作品惊艳亮相国际时装周,展现非遗魅力
- • 北川陈家坝镇羌族刺绣工坊:助力妇女就业增收,传承非遗文化
- • 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区首列中欧班列特色农产品专线开通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绵阳江油市以李白文化IP赋能乡村文旅产业链,打造特色乡村振兴新模式
- • 成绵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签约47个产业协同项目,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
- • 绵阳科学家突破性发现: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荣登《自然》封面
- • 绵阳首个“教育智库”成立,百名专家共筑教育发展新篇章
- • 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共建见成效: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新篇章
- • 游仙区非遗糖画技艺惊艳亮相国际科博会,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
- • 涪城龙门镇重现“铁水打金花”传统年俗表演,传承千年民俗文化
- • 涪城区成功举办首届川北民俗文化节,传统婚嫁习俗精彩呈现